依托地道药材资源 霍山民企开出“脱贫方”
发布日期:2017-05-02 浏览次数:1841

2016年以来,霍山县个体民营企业协会号召全县民营企业响应党和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深入开展“千企帮千村”活动,动员全县民营企业投入到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当中去。霍山县个体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因企制宜,因村制宜,寻求和创造适合贫困村及自身企业特点的合作共赢方式,多渠道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在互帮互促中实现互利双赢。

中医药代代相传,以其显著的疗效守护着国人的健康。霍山是安徽省中药材主产区之一,中药材资源种类丰富、特色鲜明,素有“西山药库”之称。县内回音必集团安徽制药有限公司、天下泽雨石斛公司等著名中药民营企业立足道地药材资源优势,积极对接政策,大力发展霍山石斛、灵芝、茯苓、断血流等品牌战略,做强皖药产业,做好绿色道地文章。

药材扶贫一村一品产业火

断血流属唇形科植物,又名多头风轮菜、灯笼草等,是野生中草药,以地上部分入药。上世纪70年代大林公社老药农刘西堂献出祖传四代秘方,经北京、上海等有关部门进行药理、功效实验,有缩短血凝时间等功效。去年,断血流入选了“十大皖药”。据1985年药源普查统计,霍山县野生断血流蕴藏可达万吨以上。多年来,断血流大多依靠野外采集,因为一些不良采摘手法,导致野生数量越来越少。公司分析,目前市场上断血流的用量在逐年提升,野生资源长期采伐下去,中药材的原料会供应不上。公司精准扶贫帮扶的是霍山县太平畈乡耿家坊村,该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剩些老年人在家,好多地都荒了。为做好原材料的储备工作,保护濒危资源,保证市场需求,去年11月份,回音必集团与村集体合作,搞断血流种植,采取公司+大户+农户的种植模式,在该村流转近百亩闲置的土地、山场用以种植断血流,带动村民增收脱贫。种苗由公司免费供应的,三月种下,八、九月就能采收。公司全部上门以保护价收购,贫困户在不承担任何风险的情况下就能提高收入。

断血流种植不费工,好打理,喜阴不耐阳,将其与茶苗等作物套种在一起,既不影响茶苗生长,又可以增加收入,贫困户十分愿意加入。今年该村又流转了120亩土地,共有280户种植中药材,从目前的长势和行情看,一亩断血流纯收入20003000元不成问题。目前,已有70余贫困户与回音必集团安徽制药有限公司签订了种销合同。

依山傍水生态美“仙草”飞入百姓家

除了断血流,作为远近闻名的中药材之乡,太平畈乡有道地中药材1460多种,种植面积3万余亩,其中霍山石斛因独特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备受推崇,有‘仙草’‘软黄金’之称。近年来,立足霍山石斛这一靓丽名牌,县乡以王家店村为源头核心,以“九太路”为主线中轴,围绕石斛产业实行“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吸引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入驻。

沿着山路蜿蜒前行,在王家店村附件的山腰处就可以看到天下泽雨公司石斛种植基地。一大片遮盖着石斛苗的黑色大棚,是人工培植的石斛。基地的另一面,用人工垒砌着条条梯田,错落有致,是石斛林下的仿野生种植,回归自然仿野生,保留了生物多样性的种植环境,种植中人为干扰因素很小,营养价值也更高。霍山石斛,撑起了一个产业,形成了一方特色。天下泽雨公司6年前入驻太平畈乡,在太平畈乡建立了5000多亩GAP标准的石斛种植基地。该公司以贫困村、贫困户为帮扶对象,大力实施就业扶贫,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吸纳劳动力到企业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同时通过开展实用技术、生产技能、经营管理等培训,提高农民自我发展和自我脱贫能力。积极与当地能人大户寻求技术合作,介入大别山中药材领域的全面生产经营,着力打造现代中药和中药资源两个平台,实现双方共赢。

一些原来的贫困户从种植石斛起家,在深加工产业链延伸上,实现药食同源,赚得致富的第一桶金,摇生一变小老板。其他一些民企也继续在石斛产业链之外辐射,依托仙草石斛种苗基地和当地自然景观,在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养生、养老等方面做文章,石斛生态观光园应运而生。观光园通过集合石斛旅游、中医养生、养老、健身、娱乐等项目。目前已开始动工建设,聘请当地贫困户200多人参加公司的挖场坪、建大棚、修路面、制苗圃、搞绿化、管场地等轻巧活,每人每天付100-200元不等的工资,每天还能包吃一餐午餐。

一批实力民企通过实施有成效的帮扶,一村一品,大力发展药材种植项目,提高道地药材的生产力、提升附加值,联合兴办企业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带动贫困村经济发展,贫困户脱贫。

 

                           ( 霍山县个体民营企业协会 张同乐)

(大棚种植)


 

(林下种植)

 

 

 

Baidu
map